從行動顯微到生活中的素養教育——碧湖國小資優班教師研習
09/25 這天來到內湖的碧湖國小,為資優班的老師們舉辦了一場教師研習。參與的老師們,都很好奇如何透過 uHandy 行動顯微鏡,讓課程變得有趣,同時實行素養教育。還沒上課前,就有老師就對我們粉專上的《微格言》系列印象深刻,覺得將「顯微照」與「文學」結合,是很棒的跨領域示範。
到 uHandy 行動顯微鏡粉絲團,可以看更多顯微與文學結合的《微格言》喔!
《微格言》起初的發想,是將 uHandy 行動顯微鏡拍攝到的照片,聯想觀察物特質,開始語文創作結合。有些老師們說,他們在課堂上也會讓同學們發揮想像力,為照片下標,把「科學」與「文學」融合在一起,並讓課程變得更加吸睛、有趣。
研習的一開始,先用好上手的「小白」低倍鏡,觀察大家口袋裡的鈔票。老師們充滿好奇心與探險家精神,不僅觀察了台幣的百元、伍百元和千元鈔票,隨後又從錢包裡掏出「日幣」來觀察。除了精細的印刷細節,日幣中央的浮水印,也能用低倍鏡看見眼睛。
浮水印的設計,是為了防偽。而在全世界裡,日幣的防偽設計做得最精細,其仿造成本幾乎等於面額。也因為代價太高,日本幾乎都沒有假鈔的問題。不同國家,也有不一樣的防偽設計,而這些都是國家機密。
接著我們讓老師們觀看小蘇打粉加入醋酸的「化學反應」,正好對應到老師們最近上課的內容。
化學反應 ⇢ 物質在發生變化前後,本身的化學性質有所改變,而產生新的物質。
物理反應 ⇢ 物質的狀態等,發生了改變,但並沒有產生新的物質。
譬如我們常做的一個實驗,是小蘇打加醋酸,而產生二氧化碳,這屬於化學變化;跳跳糖加水產生泡泡,則是物理反應,只是跳跳糖的狀態改變,但是並沒有產生新的物質。這些內容,很適合作為老師們課堂上的舉例,搭配實作,讓學生們不只是死記課本定義,也能親自動手「玩玩看」。
很多家長或老師,都會擔心學生做實驗的「安全性」。這也正是用 uHandy 行動顯微鏡觀察實驗的一項優勢:由於觀察尺度是「微觀」,所需要的劑量相較於實驗室,也只有十分之一、甚至百分之一。在教室就可以操作,也更加安全、更好上手。
老師們在研習過程中也與我們分享,他們想讓小朋友能感受「從巨觀到微觀」。我們可以從身邊微小的事,藉由 uHandy 去延伸出更多的好奇,且試著去找尋答案。
舉例來說,最近天開始變冷了,就有公司同事看見有人在穿羽絨外套,於是拿了外套掉出來的「羽絨」實際觀察,並看見羽絨上三角形的「節點」。我們好奇節點的用途,於是開始查詢資料,發現這些節點會「勾住」絨毛,創造空間容納空氣。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,可避免寒氣穿透、體溫散失,同時還有防水的功能。
除此之外,也發現不同鳥類羽絨,節點的距離與分佈都不相同。「鵝絨」的節點分佈,相較於「鴨絨」較為平均、距離也較遠,而這會讓鵝絨容納的空氣更多,因此更加保暖。所以說鵝絨衣貴是有道理的!
像羽絨衣的例子,正符合了素養教育中,與生活結合的訴求。老師們也可以帶領學生,從衣服的材質著手,開始發現其中的秘密。生活裡,處處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探究的有趣議題。不論是大自然的巧妙設計,或是人造物的精雕細琢,都蘊含著深度的知識內涵。
希望經過這次的教師研習,可以帶給老師們靈感,讓 uHandy 成為老師教學上的最佳利器。當顯微鏡與不同領域的科別結合、延伸,更可能激發學生們學習的熱忱,並拓展學習的廣度,培養出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的能